“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学生”是米兰app入口站官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6月,历时7个月在教学一线开展的选择型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工作顺利结束。
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是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的重点教学工作。2013年11月26日刘西平副校长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布置了实验与研究工作,12月23日召开了导学教师专题会议,24日召开了教师专题会议,1月7日召开分校教师专题会议,1月15日印发《选择型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学生课程选择表》,3月17日课程实验开始,6月8日课程结束,6月10日召开了教学模式改革总结研讨会,6月20日完成课程实验总结报告。
各职能部门认真完成了相关工作,教务处进行了模块化课程教学的整体安排,负责实验人员信息沟通,资料收发。直属学院印发并回收《选择型选择型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学生课程选择表》《选择型模块化教学实验课问卷调查情况反馈》1300份。教学系教师设计了选择型模块化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了课堂调研,问卷调查,学生座谈,课程总结,课题研究准备。
参加实验的教师共35人,其中总校教师21名,分校教师14名。导学教师(辅导员)13人,涉及学生共1263人。总校实验课程共18门,其中专科课程12门、本科课程6门;统设必修课14门、选修课4门;第一学期课程4门、第二学期7门、第三学期课程3门、第四学期课程4门;文法类课程11门、经济类课程5门、理工类课程2门;学生人数少的班级为13人、学生人数多的班级为193人。
6月10日,学校召开了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讨会,主题是“面向学生的教学模式改革”。20名总校实验教师参加了会议,每个老师逐一发言,总结课程实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提出建议。直属学院李倩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了全面说明。刘西平副校长对实验背景,意义,目标,聚焦的问题,参加实验教师的课程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实验与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面对学生开展有组织的、全面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探索相对有效的教学模式,为逐步解决学生因工学矛盾等原因而长期存在的出席率低的问题提供思路。这项工作聚焦的问题是,在开放大学面授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结合中,如何满足学生差别化需求、实现学生对面授辅导课教学时间的自主选择,并接受相对完整的课程系统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探索能实现学生可选择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刘西平副校长提出,我们要面对学生的新情况,研究学生的新需要,解决学生的新问题,这次实验是一次准备充分操作性强的教学学术活动,是一次扎实务实的有益探索,初步达到了“深入了解学生,认真研究问题,积极寻找对策”的目的。